密炼过程中,物料发生哪些关键物理和化学变化?
时间: 2025-07-28 16:53:29     来源: 广东昶丰科技有限公司


密炼过程中,物料(主要是生胶和配合剂)会发生一系列关键的物理和化学变化,这些变化共同决定了混炼胶的性能,具体如下:

一、主要物理变化

1. 生胶的塑化与黏度降低

生胶(如天然橡胶、合成橡胶)在转子剪切、挤压和摩擦生热作用下,分子链被拉伸、松弛甚至部分断裂,从原本的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,黏度显著降低,便于后续与配合剂混合。

2. 配合剂的分散与混合

固体配合剂(如炭黑、白炭黑、氧化锌)的团聚体被剪切力破碎,逐渐分散到生胶基质中,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。

液体配合剂(如操作油、增塑剂)通过浸润作用渗透到生胶分子链之间,降低分子间作用力,进一步辅助固体配合剂的分散。

3. 物料的形态与温度变化

物料从块状、颗粒状逐渐融合为连续的胶料整体,密度和均匀性提升。

摩擦生热和机械剪切使物料温度快速升高(通常可达100-160℃),温度升高又反过来促进生胶软化和配合剂溶解/分散。

二、主要化学变化

1. 生胶分子的轻度交联或断链(非硫化)

在高温和剪切作用下,部分生胶分子链可能发生氧化断链(尤其是不饱和橡胶),或因自由基作用产生少量分子间交联,但此阶段交联程度极低,远未达到硫化(交联固化)程度,主要目的是调整分子量分布以改善加工性。

2. 配合剂与橡胶的化学吸附

炭黑、白炭黑等填充剂表面的活性基团(如羟基)与橡胶分子链发生化学吸附或氢键作用,形成“结合橡胶”,增强填充剂与橡胶的界面结合力,这是提升橡胶强度的关键。

防老剂、促进剂等小料可能与橡胶分子或其他配合剂发生初步化学作用(如防老剂抑制橡胶氧化)。

3. 避免过早硫化(焦烧)

若配方中含硫化剂(如硫磺),密炼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,防止硫化剂提前发生交联反应(焦烧),否则会导致胶料报废。因此,部分工艺会将硫化剂在密炼后期或开炼阶段加入,减少密炼时的化学风险。

综上,密炼过程以物理变化(塑化、分散、混合)为主,化学变化为辅,核心是通过物理作用实现物料均匀化,并为后续硫化等工序奠定基础,同时需严格控制化学变化(如避免焦烧)以保证胶料质量。


关键词(TAGS):

相关文章: